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元宵节健康攻略:这样吃汤圆,血糖不“闹腾”!

这样吃汤圆,血糖不“闹腾”!

元宵节是团圆喜庆的日子,香甜软糯的汤圆是节日的象征,但对糖友来说,传统汤圆却是“甜蜜的负担”。如何在享受节日的同时稳住血糖?这份科学吃汤圆指南请收好!



一、科学吃汤圆的4个原则
原则1:控量!控量!控量!建议量:血糖稳定时,最多吃2-3颗小汤圆(约50g),替代当日主食(减少半碗米饭)。禁忌人群: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血糖波动大者,建议用其他健康食物替代。
原则2:选对汤圆种类,低糖版:选择木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馅料(注意配料表,避免“无蔗糖但含麦芽糖浆”的伪低糖产品)。咸味版:鲜肉、荠菜、菌菇等咸馅汤圆(少油),升糖速度相对较慢。避雷款:油炸汤圆、流心巧克力汤圆、糖渍桂花汤圆。

原则3:巧搭配,稳血糖
蔬菜打底:先吃1碗绿叶菜(如菠菜、芹菜),增加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加蛋白质:搭配鸡蛋、豆腐或瘦肉,降低整体GI值。喝汤有讲究:汤圆汤选择清汤,避免加糖或酒酿(醪糟)。

原则4:动态监测血糖吃汤圆前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再测一次,若血糖>10mmol/L,下次需减量或避免。
二、元宵节防“糖”小贴士
1.时间选择:汤圆放在早餐或午餐,避免晚餐食用(夜间代谢慢,易导致第二天空腹血糖高)。
2.动起来:餐后1小时散步30分钟,或做家务、打太极拳,促进血糖消耗。

3.拒绝“补偿心理”:若不小心吃多,切勿自行增加降糖药或胰岛素,易引发低血糖风险!
4.备好应急方案:外出聚餐时随身携带血糖仪和无糖零食(如坚果、黄瓜),避免过量食用。
喜
闹
元
宵


糖友也能有仪式感,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用这些方式替代汤圆:健康甜品:无糖银耳莲子羹等。趣味活动:和家人一起做花灯、猜健康知识灯谜,转移对食物的关注。
元宵节的意义在于团圆,健康才是长久的幸福。糖友不必因“不敢吃”而焦虑,科学规划、适量品尝,也能过一个安心又温暖的节日!

END

文字:李一媛 心内三内分泌科
编辑:姚红林 护理部
校对:王素冬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