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爱在清明,珍爱生命---一生的必修课

爱在清明,珍爱生命
前言提要
清明时节,杨柳绽芽,桃花绽开,小草青青。
清明节,是“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般对生命的珍惜;是“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的思亲之情;是“儿童不惯贫滋味,刚拾榆钱索买花”的美好生活感叹;是苏轼笔下“夜来微雨洗郊垧。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的赞赏。
景清日明之际奉爱祭春,敬畏生命,慎终追远。清明节又名寒食节,在我的家乡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出嫁的女儿要带上孩童,尤其是刚刚出生的宝宝,回姥姥家过寒食节,以祈盼孩童一年中平平安安茁壮成长。清明节,盼孩童平安成长,祭扫已故亲友,这无不是生与死的寄托觉醒。
在我的死亡教育里,“生”一定大于“死”,“死”只是一种结果,而“生”才是原因。我们如此害怕死亡,如此害怕分离,如此畏惧疾病,我们大概在四五岁就知道世界上有死亡,有疾病,有分离,但生活的几十年里我们都没有认真地学习离别。
“清明里的诗和远方”---安宁疗护。安宁疗护创造出生命临终前的黄金时间,以抚慰新时代国人的心灵痛苦,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生命滋养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死亡不再是人去楼空,万般无奈,而是尊逝礼葬,追思慎远。“让生命最后都能再开一次花”,让生死两安,生死两悦。

清人生之道,明处事之理。生命如其所是,非如你所愿!珍爱生命,生努力,死随缘。

文字:王素冬 护理部
编辑:姚红林 护理部
校对:支雨杉 放化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