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康俱乐部
腰背痛,你锻炼对了吗?
腰腿痛是脊柱劳损常见临床症状,由于现代CT及MRI的检查普及,多数腰痛患者经检查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的影像表现,于是“椎间盘突出”成为伤科临床的一种“时尚病”。
适宜的锻炼方式能有效地缓解腰背疼痛,帮助解除临床症状。但如何锻炼更有效?医生临床常指导的加强腰背肌锻炼,进行“燕飞 ”“五点支撑”等锻炼方式适合所有腰背痛患者吗?
脊柱的稳定依赖完整的静态稳定系统(椎体、间盘、关节突、韧带和关节囊)和动态稳定系统(均衡的肌肉系统),这两个系统通过神经的传导支配肌肉与韧带,调整重心,协调运动,二者共同作用维系脊柱的运动并保持动态平衡。其运动的动态稳定很大程度取决于躯干屈伸肌力大小及其稳定的比值,背伸肌群肌力要大于腹屈肌群肌力,两者保持一定比例才能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并完成腰部的运动功能。
当脊柱失衡时即可发生脊柱向相对薄弱肌群对侧的侧弯或旋转,也就是说在脊柱结构完整的状态下,脊柱的稳定状态取决于肌群下降的薄弱程度,这就是“木桶学说”。据估计,至少98%的下腰痛是由脊柱的力学障碍,即功能性疾患,而非病理性疾患引起的,椎间盘作为静态稳定系统本身不具备动力基础。
首都国医名师、中国整脊之父—韦以宗教授在长期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中提出“椎曲论”,认为:人体直立行走后由于腰大肌的牵拉作用形成腰曲,椎曲改变是脊柱所有劳伤病的病理基础,并把“椎曲”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疗效的客观指标。按照《中国整脊学》颈腰椎曲分级标准可分为:Ⅰ—Ⅵ级,即:正常、减小、上直下弓、上弓下曲、变直、反弓、椎曲加大等。
我们也曾对2013年一年内我科151例下腰痛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椎曲变小的130例,占86.10%,椎曲增大占8%,说明腰椎椎曲变小是下腰痛患者腰椎曲度形态改变的主要趋势。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腰痛患者常见椎曲变直或反弓,通过“燕飞”“五点支撑”等锻炼方式增加腰背肌力量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少数椎曲增大的患者则要选择性锻炼腹肌,如果依旧采用“燕飞 ”“五点支撑”则会使强者越强,弱者更弱,造成脊柱的不稳定性增加,使临床症状加重。
因此,临床上要依据患者站立位下X光片,根据腰椎“椎曲变化”,科学评估患者脊柱力的失衡方向,从而判定脊柱前后四维肌群的相对薄弱状态,从而针对薄弱肌群制定科学、个性化的锻炼方式。
一般情况下,腰曲变直为主的患者:重点锻炼腰背肌如采用“燕飞 ”、“五点支撑”等。
腰椎曲度加大者:着重腹肌的力量训练如:采用“收腹直抬腿”、“ 仰卧起坐”、“站桩”等等。
上直下弓或上弓下曲:需要锻炼背肌如“俯身大拜式”、或在佩戴腰围的情况下“ 背部撞大树”等
这样才能使腰背康复锻炼更有针对性,不可不加分析盲目锻炼腰肌或背肌。另外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样才既有利于增加薄弱肌群的力量,改善脊柱曲度,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又不会因用力过度继发炎症,使临床症状加重。
龙珠直播:
相关文章
- 中医骨伤科专家门诊
- 继承不拘古,发扬不离宗——记中华中医药学会深圳整脊年会
- 识体相、辨椎曲、调阴阳 —中医整脊临证思路探讨
- 防治结合,“强脊健身操”助力挺脊梁
- 春日随笔五则
- 中医神曲《整脊之歌》孕育出了家庭版“强脊健身操” 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任鸿
- 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选择性肌肉定向松解技术”轻松解除——冻结肩
- 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龙珠直播: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与整理工作汇报
-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腰痛可引发下肢变长或变短,于是采用加垫脚垫来治疗腰痛,甚至治疗脊柱侧弯。请问长短脚是怎么回事?此做法科学吗?
- 颈肩综合征的认识和中医整脊思路探讨
- 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门诊地址变更通知!
- 以人为本,用“心”书写白衣精神
- 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整脊专家任鸿主任“调盆整脊技术” 轻松帮您解决腰背痛。
- 名医传承工作室介绍
- 腰背痛,你锻炼对了吗?
- 颈、腰椎骨质增生可以用药根除吗?
- 热烈庆祝河北省中医院中医正骨专科联盟在石家庄成立、任鸿主任当选为首届中医正骨常务委员
- 腰椎滑脱案
- 强脊健身操二十式
- 祝贺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任鸿主任载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