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护理园地 >>健康教育 >> 正文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胃”语绸缪,健康无忧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绸缪,健康无忧



前言提要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与外界直接对话的窗口。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预防胜于治疗,从护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以下是具体的预防建议:

image.png



一、饮食护理:给胃温和的呵护


1. 规律进食,避免饥饱无常

胃遵循“生物钟”规律分泌胃酸,长期不按时吃饭(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会导致胃酸侵蚀胃黏膜,诱发炎症。建议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两餐间隔4-5小时,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2. 选择对胃友好的食物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南瓜、山药)、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温性水果(如苹果、香蕉)。  

少吃:辛辣、过烫、高盐、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控制咖啡、浓茶、酒精的摄入量。 

3. 细嚼慢咽,减轻胃负担

咀嚼不充分的食物会增加胃的研磨压力,延长消化时间。建议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避免狼吞虎咽。



二、生活管理:远离胃病的“隐形推手”


1. 戒烟限酒,保护胃黏膜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减少胃黏膜血流量,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增加胃溃疡和胃癌风险。  

30de2fbf6c4c93e4a0393e56453ba987.png

2. 避免滥用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可能损伤胃黏膜。需遵医嘱用药,必要时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3. 保持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炎、胃癌的重要诱因,而口腔是HP的潜在藏身地。建议每日刷牙两次,定期洁牙,避免共用餐具。



三、心理调节:情绪是胃的晴雨表


长期焦虑、压力大或情绪抑郁会导致-肠轴功能紊乱,引发胃酸分泌异常、胃肠动力不足,甚至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建议:每日进行15分钟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或通过运动(如散步、瑜伽)释放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image.png


四、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1. 关注预警信号

若频繁出现胃痛、反酸、嗳气、食欲下降、黑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2. 高危人群主动筛查

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可通过呼气试验快速完成,阳性者需规范治疗。

image.png


五、家庭防护:切断胃病传播链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共用餐具传播。家庭中需注意: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筷;感染者餐具单独清洗、高温消毒;避免咀嚼食物喂食婴幼儿。

image.png
c224c2a43e0e33b414bd135e3e2dcbed.png


绸缪,健康无忧。胃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其等到胃病来袭时手忙脚乱,不如从现在开始,从每一餐、每一天做起,科学饮食、规律作息、调节情绪,为胃部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正如古人云:防患于未然,护胃也是如此。让我们用心呵护胃部健康,让绸缪成为生活的常态,拥抱一个更加健康、充满活力的未来!




4bade20eac2cd9026011a9b6dcaab0b4.png

END




文字:李燕梅   胃肠外二科
编辑:姚红林   护理部
校对:王素冬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