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息肉祛除,肠享健康---唐山市人民医院胃肠外一科科普小讲堂
息肉祛除,肠享健康
01
肠息肉,其实就是一块多余的肉,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出了肉疙瘩,扎根在肠道黏膜里,有时候会隐藏在弯曲的肠道褶皱里面,让你们找不着它。它是一种从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病变,是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
01

长肠息肉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家族性结肠息肉等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情绪、饮食、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肠息肉喜欢长在年龄长、男性、大肠癌家族史、吸烟、超重、糖尿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中。还有就是经常吃刺激性食物以及腌制食物,肠息肉的发病率更高。除此之外,遗传和便秘也容易导致肠息肉。
肠息肉早期会隐藏起来,偷偷的长大。所以一般不会让人感觉有什么症状。最多就是排便习惯的一些改变,比如:腹泻、便秘、轻度的便血等。但是息肉靠近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位置、体积也比较大的息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如:大便性状改变、肛门有异物感、 便血、肛门坠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泻等。
02

肠息肉一般分为四种: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锯齿性息肉。那么有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肠息肉多属良性,但有一部分有恶变倾向。一旦发现肠息肉,不管是肿瘤性息肉还是非肿瘤性息肉,都建议切除。小于0.5厘米的可以直接内肠镜下圈套器切除,如果只有0.2厘米,直接活检咬除都可以。一般大于0.5厘米小于2厘米的息肉,需住院后行EMR、ESD切除术,手术安全、有效、无痛苦、创伤小,恢复快,一般3-7天就可出院。大于2厘米的,或者恶变风险高的息肉,就需要做肠段切除。
03

平时如何预防呢?平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来降低肠息肉的风险,例如低脂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素的食物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避免过度饮酒,最重要的是进行肠镜检查。
建议以下高危人群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肠息肉:
1.有结肠息肉、肿瘤家族史,一定要进行检查;
2.便秘、腹泻等持续较长时间,黑便、便血且近期出现不明原因乏力、疲劳、面色苍白、体重减轻、颈部淋巴结肿大;
3.40岁以上且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如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爱吃油腻辛辣食物等。
有人会问肠息肉会癌变吗?癌变风险大吗?其实95%的肠癌都是肠息肉导致的,由肠息肉演变为肠癌,从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过程。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显示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胃肠道癌症患者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唐山市人民医院成立了胃肠肿瘤中心胃肠肿瘤外一科刘远廷团队,结合多学科协作、精准治疗、微创手术加快速康复等多个环节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为唐山地区乃至省内及华北地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END
文字:岳黎明 胃肠外一科
编辑:姚红林 护理部
校对:支雨杉 放化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