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技术创新】新技术、新突破——唐山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高频叠加常频喷射通气技术支持下硬质支气管镜检查与介入治疗
近日,唐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开展了国内领先唐山首例高频叠加常频喷射通气支持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到气管镜介入诊疗中。
麻醉科甘建辉主任团队联合综合介入治疗科张振安主任团队成功应用高频喷射麻醉机支持下硬质支气管镜检查与介入治疗技术,对一名肺癌晚期患者进行了气管内肿瘤氩气刀、冷冻治疗,解除了气道阻塞。此项呼吸内镜介入手术的开展,填补了空白,使唐山市人民医院气管镜下四级手术诊疗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成为了气管镜领域在河北省内的优势诊疗项目。
患者情况介绍
患者张先生因左主支气管肿瘤堵塞气管造成左肺不张及感染,普通气管镜下可见其左上支气管内肿瘤已完全堵塞管腔。由于患者肿瘤局部血运丰富、出血风险高,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张振安主任决定尽快为患者进行硬镜下气管镜肿瘤切除术。
新技术、新突破
硬质支气管镜是气管内介入治疗的重要工具,麻醉医生与内镜医生共用同一气道,手术难度大,传统方法可以选择给予一定的镇痛镇静,保持患者自主呼吸情况下进行手术。但这种方式增加了麻醉医生气道管理的难度,给患者氧合带来极大挑战,面临非常大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的风险。为了顺利完成手术,降低操作风险,综合介入科和麻醉科联合为患者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方案。经术前充分评估后,除常规的全身麻醉外,麻醉科决定采用一种新型的麻醉通气技术——“高频叠加常频喷射通气技术”,以确保患者术中安全。
手术顺利、术后复苏良好
3月4日上午,麻醉科甘建辉主任带队,调节好高频通气麻醉机参数后,唐晓磊医生为患者实施高流量氧疗麻醉诱导,王磊医生随即将硬质支气管镜顺利置入患者气道,并将高频喷射系统与气管镜相连进行通气,再使用高频叠加常频喷射麻醉机保证患者通气,精准调控高频和常频参数。术中患者氧合和二氧化碳水平稳定,团队对患者左支气管新生物处使用高频电圈套和电凝消融切除、氩气刀、冷冻治疗及局部药物注射,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2毫升。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情况良好。
麻醉技术优势
甘建辉主任介绍,该病例中麻醉医生选择叠加通气,避免了常规硬镜麻醉下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的问题,能够更好地维持氧合,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防止肺不张,更有利于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该麻醉技术可帮助麻醉医生在呼吸介入科支气管镜诊疗、耳鼻喉科共享气道手术、胸科气道重建手术、急症气道异物取出、困难气道处置等情况下,给予患者有效通气,更顺利完成手术。可以用于:呼吸介入诊疗、无痛气管镜、硬质支气管镜诊疗应用在中央大气道狭窄、硅酮支架置入等方面。尤其在硬质支气管镜中,常规通气存在严重漏气,有时候甚至需要暂停手术改善患者通气,而喷射通气的原理是通过细小喷针往气道内喷入气体,流速急促,利用文丘里卷席效应带入龙珠直播:地气体,从而实现气体交换和氧合。在硬质镜诊疗中气道开放情况下仍可以有效维持患者氧合,且不影响手术操作。
此次唐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与综合介入治疗科通力合作,大大提高了气管镜介入诊疗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诊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