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教您正确认识腰肌劳损!

前言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等,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作为骨科护士长,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腰肌劳损!


一、腰肌劳损的病因
腰肌劳损的主要病因包括:
急性腰扭伤未及时治疗:急性腰扭伤后,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易形成慢性创伤性瘢痕及粘连,导致腰肌力量减弱,发生疼痛。
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长期弯腰工作、姿势不良或久坐久站,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被牵拉状态,导致慢性损伤。
腰椎结构不稳定:腰椎退行性变等情况导致腰椎不稳,需要更强大的腰背部肌肉力量来维持腰部脊柱的形态,容易出现劳损。


二、腰肌劳损的症状
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具体表现如下: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两侧的肌肉区域,尤其是髂嵴上方和腰椎两侧。疼痛多为酸痛或胀痛,可能随劳累程度增加而加剧,休息后有所缓解。
晨僵现象:部分患者早晨起床时感到腰部僵硬,活动一段时间后逐渐缓解。
活动受限:腰部活动时可能感到明显困难或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压痛:在疼痛区域按压时有明显的压痛点,通常位于肌肉与骨骼相连之处。

三、腰肌劳损的治疗
腰肌劳损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电疗等,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使用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中医疗法:推拿、按摩、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对腰肌劳损也有较好的疗效。
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锻炼,如“背飞燕”“五点支撑”等运动,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有助于稳定脊柱,防止过度使用导致的劳损。


四、腰肌劳损的预防
预防腰肌劳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应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定期休息与活动:长时间工作后,应起身走动,做一些伸展运动,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和疲劳。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定期进行针对性的腰部肌肉锻炼,如瑜伽、普拉提等,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腰部长时间负重或过度使用。
注意防寒保暖:腰部受凉可能导致肌肉紧张、痉挛,加重腰肌劳损症状。因此,应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总之,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通过正确认识腰肌劳损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腰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如有腰部不适,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END-
文字:刘田虹 骨一科
编辑:姚红林 护理部
校对:王素冬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