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养之心理照顾
唐山宁养院之心理灵性照顾材料六 患者常见的心理、灵性和社会需求
1.情绪问题及处理患者
当患者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死亡已经临近时,常见的情绪反应是愤怒、害怕、焦虑、不安、否认、讨价还价、绝望,以及焦虑、抑郁等等,并且反应在生理、思想和行为上。
要知道每个患者都是凡夫俗子,这些情绪反应都是人之常情,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这时候,只要患者不伤害自己和他人,我们均应该接纳,允许患者经历伤心的过程,而且要相信大多数患者都会慢慢发展出处理各种情绪问题的方法和力量。
【情绪小字典】
(1)情绪是主观感受,没有是非、对错。有时像一阵风很短暂,有时会停留比较久。
(2)每个人表现会有个别差异,有的人会采取压抑、闷着不说;有的人会骂人、哭泣或睡觉。经过疏通的情绪可以转化心情,反之压抑太久爆发出来的强度很大,会伤人也会自伤。
(3)疏导情绪的方法:说出来、写日记、听音乐、看电影、整理家务、运动、静坐…等。
【如何指导病人面对自己的心情】
(1)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并接纳自己有那样的感觉。
(2)探索情绪的来源。如:让自己生气的是疾病?家人?自己?或老天爷?
(3)练习将情绪说(写)出来,或对当事人表达您的感受。
(4)练习用别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情感。如:画画、哭泣、或大叫,但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
2.情绪问题及处理家属
有些家人可能不知道如何应对,害怕与患者沟通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选择回避或感觉茫然。其实,对于生命受到威胁的晚期癌症患者,此时最需要的是与家人坦诚沟通,得到家人对他感受的接纳和认同,以及一直在旁的支持。
面对患者的情绪,家人应知道以下几点:
(1)不建议,不批评。家人可多鼓励患者抒发出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宜打断或阻止患者宣泄,或者对他的想法和表现妄加评论和随意批评。如:您不能生气、您是男人,您不能哭、您应该…。
(2)尽量接纳并体会病人的感受或处境。如:上厕所都要靠别人,真的很没尊严或没用。
(3)与病人讨论彼此的感受与期待。依照以“病人为中心或病人的需要”为指导原则。
(4)鼓励病人多表达感受,并且用心聆听。如:专注听,不要边做事边听他说,或打断他的话。
(5)向病人保证,不管作什么决定都支持他陪伴他。
(6)与医疗团队讨论,转介专业辅导人员。如:社工师、心理师、精神科医师。
在面临即将往生的过程中,临终者经常会面临心理害怕、担心受苦、愤怒…等复杂情绪,如在这过程中,临终者能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及家人的爱与关怀,常能协助临终者在这过程中更有勇气与智慧面对即将往生的过程。
3.您不是累赘和负担
照顾一个末期患者,往往会给家人在经济上、生活上、工作上带来很大的压力,令家人感到心力交瘁。患者也很害怕逐渐丧失活动能力和自主能力,而成为家人的累赘和负担。他们会感到内疚、自责和不安,葚至有时会表露出希望早一点解脱,不再拖累家人的念头。
这个时候家人更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反复强调“您对我们是重要的”。尽努力维持患者在家庭中以往的角色,如与患者分享每天工作和生活的新讯息,让患者参与一些家庭事务的讨论和决定,肯定患者的价值,减低其“我是家人的包袱”的感觉。
4.“我还能活多久?”
令很多家人感到头痛的是患者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还能活多长时间?”或者“医师说我只有三个月可以活,是这样吗?”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只是患者的反问,并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答案。不管怎样,这种对话给了家人一个了解患者思想及感受的机会,借机找出他们特殊关心的重点,帮他们卸下重担,重新建立希望。具体的应对策略有:
(1) “我不知道” 一一避免精确的答案
应尽量避免给出确切的时间长度,承认“我也不知道”或“这是很困难的。”一一一例如,“这是很不确定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恐怕我们现在很难预测……,我不知道。而且也没有人能告诉您确切答案。”即使患者已经被告知只有“几周”或“几个月”可活,也要让他们明白,这只是一个平均数或中位数,实际上与很多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相关,不是确切一定的,可以是几天到几周,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年。
(2)为何询问一一一探寻背后的原因
实际上,很多提问的患者都知道家人并不能够准确预测生存期长短,所以家人要了解患者提出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一一一例如,“您为什么这样问呢?” “您希望我怎样告诉您呢?”或者对患者的想法表现出兴趣,引导其说出自己真实看法,对他的感受和恐惧多一些了解一一一倒如,“我倒是有兴趣了解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您认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时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一一“您希望活多久?” (在轻松愉快的情形下提出)
有些患者反复询问,只是希望寻求保证,此时可找出患者真正关心和担忧的问题,进一步讨论。有些患者是希望提前做好准备,好好计划余下的时间,此时需要的是更详细的沟通,以及给予实际支持。
(3)转移关注点一一一做最坏打算,但选最好方法
可能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将关注点从“恐惧、担忧未来”转移至“活在当下”。做最坏的打算,但要选择最好的路走一一一例如, “无论您的病发展怎样,未来都是我们无法预测的,与其让担忧影响现在的生活……还不如现在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知道您担心病情发生变化,心底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毕竟影响未来的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医师会很好地控制您的疼痛……我们会尽量让您感觉舒适,所以我建议您学会与疾病和平相处,计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享受眼下的生活……”
(4)保持希望一一帮助患者建立滚动向前的目标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建立在近期可实现的目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然后,再帮助患者设定下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如此滚动向前,始终保持“有可能”,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能够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觉,完成最后的心愿一一一例如. “医师说在未来的2-3个月内,您的状况都会较稳定,足够让您去做您想做的事情。有什么计划吗?……”或者“不如让我们来看一看今天可以做些什么……”。
5.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与处置
1.被爱、被关怀、被尊重
当迈向死亡的过程,病人难免会有许多被压抑的情绪包括挫折、愤怒、失望在此刻爆发出来,当临终者这些痛苦与悲伤的情绪爆发时,不要压抑他,反而要尊重并接受这样的情绪,也不要试着想找一些话来安慰他,也许您只要握着他的手说:“这阵子让您辛苦了”或就静静的在旁陪着他哭,让他好好的宣泄自己的情绪,用耐心与时间慢慢了解他的想法,才能让这样的情绪慢慢褪去。
临终者希望的是被爱、被关怀,但也要尊重他的想法,才能让您与临终者的心更贴近。
2.能与家人说真话
常有家属会问:“是否应该告知临终者,他生了什么病,现在的状况如何?”其实,病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大部分的临终者,部知道自己即将去世,因为,临终者可以感受到身体一天天的虚弱;家人对他的态度及照顾行为的改变;或透过家人或医护人员互相交谈时的神情及降低的音量,让临终者更能确信自己正在接近死亡。
因此,家人互相坦诚是很重要的,因为临终者没有被告知实情,如何能为自己的往生做准备?临终者要准备的不只是身体上、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临终者本身心理上的准备。
3.心愿完成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愿望,当临终者面临即将到来的死亡,心中也会有些想做的事。曾有病人,因身体不适住院,后因生病之故,一直无法回家长达数星期,当他说想回家看看时,这就是他的心愿,也有人想与以前吵架的朋友和好,不再互相怨恨,能够彼此宽恕。可请临终者说出心里想完成的事或想对某人说的话,用笔或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告诉临终者,我会尽量让这件事圆满达成,如果事情超过我的能力范围,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尝试。有时您会惊讶发现,当临终者说出心中的愿望后,其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会放下许多。
4.与家人道别
当临终者越来越接近死亡,也许临终者身体与心理都准备好要迎接这一刻的到来,但家人的不舍会让临终者很难放下,而安详去世。因此临终者需要“家人允许他去世”, “请家人保证在他过世后,家人会互相扶持、互相照顾。”
当临终阶段来临时,能让临终者的需求满足,可使艰苦的死亡过程变得较容易、痛苦降至最少与安详。此时家人的陪伴、爱与关怀比任何的药物都来得重要,因为在人生最后阶段,只有亲人的声音及过去美好的回忆能让临终者有勇气面对临终的那一刻。
龙珠直播:
相关文章
- 唐山市人民医院宁养院荣誉
- 宁养院义工服务申请表
- 唐山市人民医院宁养院
- 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服务模式
- 唐山市人民医院宁养院简介
- 住院患者是否能提供宁养服务?
- 唐山市人民医院宁养院联系方式
- 唐山宁养服务须知
- 唐山市人民医院宁养院常见社会资源列表
- 唐山市人民医院组织机构
- 唐山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简介
- 唐山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简介
- 唐山宁养院家居探访时是否送药?
- 家属到宁养院取药流程?
- 唐山宁养院能免费提供哪些镇痛药物?
- 唐山宁养院是否提供住院服务?
- 二〇一八年
- 唐山市抗癌协会举办2015年世界癌症日义诊宣传活动
- 怀揣热情 追逐理想——唐山市人民医院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招生简章
- 二O一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