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消化中心顺利开展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下剥离术(ESD)

发布时间:2024-06-2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十分关键。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可达到与手术治疗类似的效果,它是指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与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一、ESD的具体步骤

1. 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和深度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44.png

2. 明确病灶的边界,在病灶边缘外侧3-5mm处进行电凝标记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46.png

3. 在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黏膜下注射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47.png

4. 在标记点外侧3-5mm切开病变周围黏膜,沿黏膜下层完整的将病灶剥离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49.png

5. 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50.png

6. 病变剥离后,对创面上血管行止血处理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52.png

二、ESD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 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

直径大于2cm的胃肠道宽基息肉和无蒂息肉。

2. 胃肠道早癌

直径大于2cm的黏膜内癌,分化型癌不伴溃疡;

直径小于3cm的黏膜内癌,分化型癌伴溃疡;

ESD扩大适应证:直径小于2cm的黏膜内癌,未分化型癌不伴溃疡。

3.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是指消化道上皮以下组织起源的实体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囊肿等。

禁忌证:

1. 明确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

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3.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或存在血小板低和凝血功能障碍者;

4. 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麻醉的患者。

三、ESD和外科手术相比有什么优势

1. 完全在内镜下完成,无腹部切口;

2. 没有切除脏器,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

3. 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

4. 患者可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53.jpg

家住唐山的姜阿姨,2024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检查胃镜并活检,病理结果为贲门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消化中心外聘北京友谊医院专家魏红涛主任为患者行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保留了食管和胃正常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4071110485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