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危难时刻 我们同在
武汉冠状病毒新型肺炎来势凶猛蔓延迅速,在这突发的武汉冠状病毒大流行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及其本身疾病的凶险,医疗界同仁们都在经受着超出生命极限的挑战,白衣天使们在生死线上救死扶伤的同时,自己的生命和安全也受到病毒的威胁,人们每天经历着或者接收着的创伤性信息愈来愈多,可能会引发心理恐慌和崩溃,很多时候会产生巨大的焦虑和惊恐情绪。危难时刻,我们同在!由于本次疫情涉及人群范围广,疫情形势严峻,为避免出现心理恐慌,特编发本期疫情心理干预小贴士。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心理自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全社会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你是否会感到焦虑和恐慌?在注重身体防护的同时,适当采取措施调适心态,减轻负面情绪带来的负担,也十分重要。
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同人群会产生什么心理反应呢?
“新型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人以及家属的心理应激:
1、否认或抱持侥幸心理
2、焦虑抑郁
3、恐惧和绝望
4、孤独和悲伤
5、愤怒(有少数极端者因为愤怒而成为了移动的传染源)
6、有些出现反向的防御,表现为兴奋或激越
医务人员心理应激:
1、长期过劳导致的身心疲惫,大量付出后因为“新型肺炎”并未理想地控制而导致情绪压抑和耗竭
2、面对大量涌入的患者感到压力、无助和恐惧
3、对自己患病的担忧,对家人或幼小孩子的担忧
4、对何时是个尽头的不确定感
5、对家人的愧疚
6、看见同事在工作中被感染后的悲哀和无助等
普通民众的心理应激:
1、因为不确定感,不断刷手机,接触大量负面信息,引发替代性创伤。
2、疑病,过分关注身体状况,与新冠肺炎症状做对照,恐慌,焦虑。
3、强迫洗手,检查等
二、面对这些心理应激反应,如何自我调适,心理自助呢?
1、觉察情绪,理解并接纳情绪
适当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确实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我们不用压抑或者否认负面情绪。负面信息那么多,引起负面情绪太正常了。但负面情绪过载就要引起重视,正面它,理解它,保护自己。
2、减少信息输入
关注官方信息,比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负面新闻。
不信谣,不传谣,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避免徒增焦虑。
3、放下手机,正常作息
放下手机,多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平凡的日常琐碎也会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照顾好了自己,以后需要时我们才有龙珠直播:的能力去帮助龙珠直播:。
4、表达自己,跟朋友、家人、同学多交流
交流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释放情绪方式,分享即是释放,分享不仅帮了自己,也帮了另一方。
5、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
态度是“够即足够”,“足够即可”,面对疫情,最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强迫性地怀疑和检查。
6、把精力放到更有价值、更有兴趣的事情上
比如陪孩子玩耍、做功课,陪父母聊天
比如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整理整理家,进行一次很好的断舍离
比如做一直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
比如安静地读书、听音乐、练书法、绘画等。
7、及时求助,寻找疏解之道
疫情发生时,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人,自我保护都是第一位的,这包括了保护身体健康和心态。如果心理崩溃,就很难坚持下去。
除了自我调节,一定要学会寻求帮助。
医务工作者如果感到极度疲劳和焦虑,要寻求医院的帮助,在物资和人员充足时,哪怕稍微离开诊室,休息半小时,也是一种有效放松。
确诊、疑似患者和正处在医学隔离观察期的人,如果感觉到焦虑,可向亲人、朋友求助,寻求心理支持。
临床心理科 九三唐山基层支设李秀玲